义乌珍珠市场“雏鸟”变“飞燕”
上个月,央视等媒体报道了国内一些珍珠粉生产企业以假乱真、将蚌壳加工成珍珠粉进行销售的现象。此事一经曝光,“珍珠粉”的形象一落千丈,连带着珍珠产品交易也受到影响。随后,国内几个老牌珍珠市场纷纷作出反应,诸暨市政府还下令境内所有珍珠粉生产企业停业整顿。那么,义乌珍珠市场受影响是否严重?
“珍珠粉”事件
对义乌珍珠影响不大
昨天,义乌市珍珠行业协会会长骆晓斌说,目前看来,义乌珍珠受“珍珠粉”事件影响不大,一方面是义乌基本上没有“珍珠粉”加工企业,卖“珍珠粉”的也只有寥寥数家。另一方面,义乌珍珠大多加工成饰品,利用独特的市场优势,销量一直较为平稳。
“‘珍珠粉’事件曝光,对整个行业未必是坏事。”骆晓斌认为,珍珠粉的市场需求客观存在,市场整顿好了,蚌壳粉不再当珍珠粉卖了,珍珠的价格还可能上升,这对广大珍珠养殖户来说是好事。
各地珍珠商选择义乌
商家数一年增10倍
去年9月,义乌珍珠贸易中心创办时,只有57家商户入驻。因为邻近老牌珍珠市场诸暨,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义乌珍珠市场这只“雏鸟”能走多远?
一年来,义乌珍珠行业悄然壮大,经营户增长到460多家。日前,义乌市珍珠行业协会还携手玉石、黄金两个行业,租下金福源商厦地下一层520间店面。
骆晓斌说,因为有市场优势,义乌珍珠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珠商,包括“思尔”等国内知名品牌的入驻。来自甘肃兰州的王珍与丈夫在老家做了5年珍珠生意,今年也选择来义乌经营。
目前,义乌珍珠市场已有来自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13个省份的460多家经营户,加上各地散户,义乌珍珠商家少说也有五六百家,比去年义乌珍珠协会成立时壮大了10倍。有人称此为“雏鸟”变“飞燕”。
据介绍,近来,义乌珍珠商家也积极开发珍珠衍生产品。在金福源地下一楼一家珍珠店内,一套用15万多颗珍珠编制的床垫、枕套、坐垫等七件床上用品光艳夺目,标价高达5.8万元。据店主介绍,这一产品较受客户青睐,他们不但拿到实用新型发明专利,还获得了今年9月举行的浙江省渔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。
下一条:义乌珍珠精品交易街“整装亮相”
上一条:非洲产品展销中心正式落户义乌
- 版权所有 @翼云网